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豌豆蛋白靠著低過敏、高營養、全素食品等特性,近幾年在歐美國家越來越受歡迎,讓選擇蛋白粉這件事情感覺越來越困難。不只剛開始吃蛋白粉的人躍躍欲試,很多原本喝乳清蛋白粉的人也開始動搖,不知道選哪個種類的蛋白更好。
網路上關於豌豆蛋白的評論不少,有些人說豌豆蛋白的蛋白質營養不高,也有人說豌豆蛋白比乳清蛋白更有利於人體吸收,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呢?以下這篇文章,就要用實際數據來詳細比較這兩種蛋白。
在詳細介紹兩種蛋白差異的細節之前,先來看看這兩種蛋白主要有哪些差異吧:
豌豆蛋白 | 比較項目 | 乳清蛋白 |
---|---|---|
由豌豆萃取出來的高純度蛋白質。 |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需要由食物攝取的氨基酸,共 9 種。 | 由牛奶精練而成,蛋白質純度依不同乳清蛋白種類而異。 |
植物蛋白,屬於完全蛋白。 | 蛋白質類別 | 動物蛋白,屬於完全蛋白。 |
含有所有 9 種人體必需氨基酸,每 30 克豌豆蛋白中,支鏈氨基酸(BCAA)含量達 5 克以上。 | 蛋白質營養成分 | 含有所有 9 種人體必需氨基酸,每 30 克乳清蛋白中,支鏈氨基酸(BCAA)含量達 5 克以上。 |
膽固醇含量低。 | 膽固醇含量 | 膽固醇含量較高。 |
脂肪含量低。 | 脂肪含量 | 脂肪含量較高。 |
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A、D、E、K。 | 維生素含量 | 維生素含量較少。 |
含有豐富的鈣、鐵、碘、鋅等礦物質營養。 | 礦物質含量 | 除了鈣以外,其他礦物質含量較少。 |
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。 | 膳食纖維含量 | 一般不含膳食纖維。 |
完全不含乳糖,特別適合有乳糖不耐症的人食用。 | 乳糖含量 | 一般含有大量乳糖,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等副作用。 |
熱量較低,每 30 克豌豆蛋白熱量約在 100 大卡上下。 | 熱量 | 熱量較高,每 30 克乳清蛋熱量一般超過 120 大卡。 |
蛋白質較穩定,不易因高溫烹煮而變性。 | 蛋白質穩定度 | 蛋白質較不穩定,高溫烹煮後可能會減少營養價值。 |
豌豆蛋白對人體刺激度小,大部分產品在人體中可達 98% 的消化和吸收度。 | 蛋白質在人體中的吸收度 | 乳清蛋白與人體中蛋白質的結構相似,消化和吸收度可達 70%,但在有乳糖不耐症的人身上吸收度非常低。 |
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,豌豆蛋白和乳清蛋白在蛋白質的營養成分上差別不大,而且豌豆蛋白還有低膽固醇、低脂肪、高維生素、高礦物質、零乳糖、低熱量等好處。接下來就從蛋白質營養成分、其他營養成分、人體吸收度、熱量和食用方法等方面,來詳細了解這兩種蛋白的差別。
豌豆蛋白和乳清蛋白一樣,都含有 9 種人體必需氨基酸,屬於完全蛋白質,無論是作為高蛋白飲食的一部分,或是作為減肥代餐,都可以有效補充身體對氨基酸的需求。
網路上最常見到對豌豆蛋白的迷思,就是豌豆蛋白的蛋白質營養比乳清蛋白差,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。不相信嗎?數字會說話,下面這張表格是蔬特羅巧克力口味豌豆蛋白,以及巧克力口味豌豆蛋白 Optimum Nutrition(ON)金牌乳清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較,一起來看看差別是什麼:
豌豆蛋白蔬特羅豌豆蛋白 (每30公克中的氨基酸毫克數) | ON 乳清蛋白 (每30公克中的氨基酸毫克數) | |
---|---|---|
組胺酸 | 786 | 400 |
白胺酸 | 2642 | 2470 |
異白胺酸 | 1416 | 1520 |
纈胺酸(胺基異戊酸) | 1573 | 1440 |
賴胺酸(二氨基己酸) | 2265 | 2120 |
甲硫胺酸(蛋胺酸) | 346 | 440 |
蘇胺酸(羥丁胺酸) | 1227 | 1720 |
色胺酸 | 315 | 240 |
苯丙胺酸 | 1730 | 670 |
發現了嗎?9 種必需氨基酸中,豌豆蛋白在 6 種氨基酸的含量上都多過乳清蛋白,苯丙胺酸的含量甚至接近乳清蛋白的三倍。只有在異白胺酸、甲硫胺酸和蘇胺酸等3 種氨基酸上,豌豆蛋白的含量略少於乳清蛋白,而且差異不大,非素食者只要吃少量肉類或蛋類,素食者則可以補充其他含有豐富蛋白質的植物,像是藜麥、糙米、花椰菜等,就可以輕鬆補足這點小缺陷。
更重要的是,對於健身人士來說特別重要的支鏈氨基酸(BCAA),也就是白胺酸、異白胺酸和纈胺酸等三種幫助修復肌肉的必需氨基酸,在 30 克豌豆蛋白粉中的含量超過 5.6 公克,甚至高於乳清蛋白粉。換句話說,如果想要藉由吃蛋白粉幫助肌肉生長,豌豆蛋白粉的功效並不亞於乳清蛋白。
支鏈氨基酸(Branched-Chain Amino Acid,簡寫為BCAA)包括白胺酸(Leucine)、異白胺酸(isoleucine)和纈胺酸(valine)等3種側鏈有分支結構的必需氨基酸。支鏈氨基酸在肌蛋白合成和肌肉修復的生理機制中,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同時,支鏈氨基酸也是運動時消耗最多的氨基酸種類。因此,對於健身人士來說,支鏈氨基酸就像是建造肌肉的必須材料,不可缺少。
支鏈氨基酸屬於必需氨基酸,也就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必須由食物中攝取,健身人士更需要補充大量支鏈氨基酸。市面上的蛋白粉會強調支鏈氨基酸的含量,也就是這個原因。支鏈氨基酸含量越多的蛋白粉,對於肌肉生長的幫助就越大。
從第一個表格中可以看到,和乳清蛋白比起來,豌豆蛋白含有更加豐富的礦物質、維生素和膳食纖維,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,也可以兼顧其他營養。
此外,豌豆蛋白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較低,可以幫助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,非常適合飲食裡經常高油高鹽的外食族。
乳清蛋白屬於動物蛋白,理論上來說和人體的蛋白質結構接近,利於人體吸收。但實際上乳清蛋白因為含有大量乳糖,對於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來說,不僅不利於蛋白質的營養吸收,更可能造成腹瀉、腹痛、脹氣等副作用。根據醫學研究指出,台灣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有乳糖不耐症,很多人長期吃乳清蛋白,卻看不到補充蛋白質的效果,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身體吸收不良。
豌豆蛋白則屬於低過敏原食物,不僅不含乳糖,蛋白酶抑制劑等脹氣因子的含量也很低,不太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狀,能幫助蛋白質更好地吸收。許多經過高端技術處理後的豌豆蛋白,在體內的消化吸收率甚至可以達到98%,非常適合腸胃較敏感的人。
豌豆蛋白和乳清蛋白在食用方法上區別不大,除了用冷水或冰水沖泡,搖晃至粉末溶解這種喝法,也可以將蛋白粉做成甜點,或和藜麥、穀片等食物一起吃,增加飲食的豐富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乳清蛋白的蛋白質遇到高溫容易變性,因此最好不要以高於36 度的熱水沖泡,避免蛋白質的營養流失。豌豆蛋白的蛋白質雖然穩定度較高,但還是推薦用溫度低的水沖泡,功效會更好。
知道了蛋白粉怎麼泡,也要了解什麼時候喝蛋白更好。一般來說,身體在早餐空腹時、運動前後,以及睡覺前對蛋白質的吸收效率最好,無論是豌豆蛋白或乳清蛋白,都推薦在這些時間點食用。在下午或宵夜等其他嘴饞的時間,低熱量的豌豆蛋白也可以作為點心的好選擇。
根據衛福部的飲食指南,一般成年人在不運動的情況下,每天每公斤需攝取 0.8-1 克的蛋白質。比如以 60 公斤計算,一天建議攝取的蛋白質就是 48-60 克。由此計算,一般成人要藉由吃素食蛋白,來達到一天的建議蛋白質攝取量,並不是太大問題。此外,隨著素食風潮興起,市面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素食蛋白粉的品牌。只要用水沖泡,就可以輕鬆攝取純粹又優質的植物性蛋白,非常適合工作忙碌的上班族,或是飲食長期不均衡的外食族飲用。
看完以上豌豆蛋白和乳清蛋白的詳細比較,是否增加了你對豌豆蛋白的信心呢?雖然豌豆蛋白和乳清蛋白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營養,但整體而言,豌豆蛋白具有乳清蛋白所缺少的五大好處:
豌豆蛋白不含乳糖,適合有乳糖不耐症的人食用。
豌豆蛋白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低,幫助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。
豌豆蛋白屬於低過敏原食物,不容易造成脹氣,適合腸胃敏感者食用。
豌豆蛋白屬於素食蛋白,吃全素的人也可以輕鬆補充蛋白質。
膳食纖維幫助增加飽足感
雖然市面上豌豆蛋白的品牌不像乳清蛋白那麼多,但隨著台灣人對飲食的重視,以及素食風潮的興起,豌豆蛋白的牌子也越來越多。蔬特羅就是其中一個從國外引進的流行品牌,現在網路上就買得到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