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對很多人來說,Omega-3 很像一句咒語,大家都知道很重要,也常常在電視廣告上聽到,但到底 Omega-3 是什麼,又為什麼要吃 Omega-3,很少人能解釋清楚。另一方面,Omega-3 也讓很多素食者頭痛,市面上賣的 Omega-3 補充品,幾乎全部都是由深海魚油製成,簡直是在排擠吃素的人,有些素食者為了營養著想,只好打破飲食習慣吃魚油營養補充品。但魚油真的是補充Omega-3 的唯一方式嗎?
看完以下這篇文章,上面的問題都不會再是你的煩惱,而且還要告訴吃素的人一個大好消息:植物性飲食中也有豐富的 Omega-3!下面一起先從 Omega-3 的特性、好處和功效看起,再來推薦素食者攝取 Omega-3 的方法。
Omega-3 的全名是「Omega-3 脂肪酸」,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同時也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。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 Omega-3,因此必須完全從飲食中攝取。
Omega-3 並不是單一物質,而是一種脂肪酸結構的名稱,只要符合這種化學結構的脂肪酸,都屬於 Omega-3 脂肪酸。因此,Omega-3 其實有多種,其中對人體較為重要的有三種:EPA(二十碳五烯酸)、ALA(ɑ-亞麻酸)和 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,各自對人體有不同的功效。EPA 與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有關,而 DHA 則可以幫助腦部、神經系統和心臟的正常運作。
在人體中,ALA 可以被轉化成 EPA,而 EPA 又可以被轉化為 DHA。也就是說,只要攝取 ALA,身體就會自動製造出 EPA 和 DHA。不過,隨著身體的老化,代謝機能降低,合成 EPA 和 DHA的能力也會下降。一些年紀較長的人,較可能會有缺乏 EPA 和 DHA 的問題,需要額外補充 EPA 和 DHA。
目前針對 Omega-3 已經有不少研究,證實 Omega-3 對身體有不少好處,整體來說有以下六大方面:
雖然市面上大部分的 Omega-3 產品都來自深海魚油,鯷魚、鮭魚、沙丁魚、鮪魚和鱘魚等魚類的 Omega-3 含量也非常高,但魚肉並不是唯一獲得 Omega-3 營養的途徑。事實上,魚類體內的 EPA 和 DHA 是由攝取藻類得來的。也就是說,海藻本身就含有豐富的 EPA 和 DHA。現在市面上有一些藻油產品,就是從海藻中提煉出的 EPA 和 DHA。除了藻油以外,許多植物性食物如亞麻籽、橄欖油、核桃、奇亞籽、芥花油等,也含有豐富的 ALA。前面提過,ALA 可以在體內轉換成 EPA 和 DHA,因此,攝取含 ALA 的食物,也可以得到 Omega-3 對健康的好處。
美國醫藥學會推薦,成年男性一天需攝取1600毫克的 Omega-3,成年女性則為1100毫克,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則可增加攝取至1400毫克。對於不吃素的人來說,一週吃2-3次的深海魚類,就能攝取足夠的 Omega-3。值得素食者注意的是,這個攝取量推薦是根據魚類中的 EPA 和 DHA 制訂的。由於人體無法百分之百將 ALA 轉化為 EPA 和 DHA,因此營養學家一般會建議素食者攝取比建議量還多一些的 Omega-3。不過,要達到建議的攝取標準也不難,一茶匙的亞麻籽油就含有2400毫克的 ALA, 足以供應一般成年人的一日所需。
由於 Omega-3 有抗凝血的功能,因此如果攝取過量的 Omega-3,有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。如果有需要手術、拔牙,本身凝血功能較差,或是同時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,建議先諮詢醫師,再決定需要攝取的 Omega-3 劑量,以確保安全。